六安市裕安中学欢迎您!  

您的位置:首页 >校园新闻

校园新闻

课堂渗透“语文素养”,努力提升教师修养——赴“第七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”有感

来源:六安市裕安中学  发布时间:2018-05-15 浏览次数:3868 【字体: 返回上一页

如果要用一个词说说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,莫过于“语文素养”四字。
    “素养”,《新华字典》解释:平时的锻炼和教养。语文素养,指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,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。“语文素养”的提法不仅仅是一个概念,它还意味着课程理念的更新,实现了由以往的“知识观”“能力观”向今天“素质观”的转型。
    会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徽省中语会理事长杨桦先生,她提到了提升学生“语文素养”的问题,并在点评教学基本功展评现场授课(第二会场)时,注重授课老师对“语文素养”的渗透:一堂语文课,主题要相对集中;在课程设计方面,要特别重视环节设计的精巧,并且要有趣味性;语文课,需要突出语文的特点,上出语文味;在教学方面,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,注重教学资源的重新组合,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和有趣。
    如来自重庆的李春丽老师,她现场授课的课题是《到民间采风去》,这是综合性学习课,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民俗,意在号召了学生们关注民族文化失落的现状,兼具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。李春丽老师围绕重庆、南宁两地的民俗采集,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,形式活泼多样。来自内蒙古的李香慧老师同样抽到的是综合性学习课《人无信不立》,她通过三个活动,将“诚信”教育与语文写作结合起来,体现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。这两位老师围绕“语文味”开展活动,引述材料多位短小文言文;在授课中讲清了实践活动活动中的知识概念,并用严密的逻辑关系将松散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。这一类活动课程的开展,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。


    聆听完现场授课,也不禁会想,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“语文素养”呢?如果想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出“语文味”、提升学生的“语文素养”,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与个人修养应是基石。做为语文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、人文素养,以及较丰富的思想内涵。如今的学生是活跃的、认知是广博的,他们所知道的、掌握的、关注的是父辈们难以想象的。在这崭新的时空,面对新的形势、面对新课改下具有这些特点的学生,语文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,只有加强自我修养、提高自身的素质,才能担负起培育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职责。
    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,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,真正做到活到老,教到老,学到老。俗话说“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要有一桶水”。如今,已不是一支粉笔,一张嘴的时代了,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,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,而且要有与时俱进、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,永操教育者的青春。
(文/朱梦碧)

【打印正文】
上一篇: 我校徐婷婷老师和朱梦碧老师获“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比赛”一等奖
下一篇: 裕安中学举行“我优秀 我入团”主题升旗仪式
友情链接 六安市裕安中学    六安市裕安小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