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安市裕安中学欢迎您!  

您的位置:首页 >校园新闻

校园新闻

肖培东老师谈备课――语文组赴合肥学习 文/荣光敏

来源:六安市裕安中学  发布时间:2020-01-01 浏览次数:4834 【字体: 返回上一页

12月20日下午,我们在合肥庐阳中学聆听了肖培东老师的讲座,主要谈了语文备课“九问”,每一条都直入人心,都是我们应当潜心学习的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,肖老师浅浅地教,真正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,他的课是那么真实,平淡而有味,真正关注的学生心灵的成长,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育的美好,同时也感受到作为语文老师的任重道远。

首先,肖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,现在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,备课查百度查资料,下载别人教学设计,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深入理解文本。他指出备课要先“素读裸备”,反复读课文,不参考任何资料,找到自己对文本解读的“第一感觉”,这就需要我们带着肖老师“九问”去解读文本,去寻求文本的初体验。

肖“九问”如下:

1、这是什么类型的课?(文体特征)

2、为什么而写?(动机和背景)

3、写了什么?(主旨和内涵)

4、怎样写的?(语言和手法)

5、为什么放到这个单元?(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)

6、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是哪几段?(教学聚焦)

7、当下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(教学价值)

8、学生能读懂的和读不懂的是什么(学情预测)

9、教材本身提供了哪些助学助读的资源,(教材资源)

肖老师的语文备课“九问”是在提醒我们,备课时要将文本反复读个几十遍,烂熟于胸,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,独立面对文本进行思考解读。

教师备课时要关注文本教材、学生学情等九个问题,这些备课思维都为教学中精巧地设计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,因此我们要打造有价值的语文课堂,还需要进行以下的深度思考:

一、备语文

立足语文课堂,教会学生阅读能力,从而提升语文素养。

展示:我怀念这样的语文课,一位儒雅淡定的学者型教师,一份沉稳谦和的态度,一手清秀俊朗的板书,带我们走入或馥郁或清幽的文学花园,课上有朴实的教学方式,有含蓄内敛的教学风格,有学生朗朗的读书声,教师准确深刻的讲解,更有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恍悟后的会心微笑。 ———聂鸿飞

语文课要实实在在教会学生读书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――钱梦龙

肖培东反复强调,语文不仅是交际的工具,思维的工具,而且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,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的工具,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一定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过程中,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语文实践,激发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,不留痕迹的呈现语文课程,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
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课,要得意得言,不要走马观花,要书声琅琅,要让学生静心听泉。

二、备教材

读懂读透教材,语文不仅要注重理解,更要注重感受,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表达形式,不能只关注文本表达内容,更应该在反复诵读和品味中捕捉到作者写作的内涵和对人生的思考,这就需要教师的语言“四力”,即捕捉力、观察力、鉴赏力、教学力。教师对文本理解的全面而深入,才能激发课堂的语文味。

三、备学生

以学生为中心,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体验、感悟文本。

新课程标准改革,倡导以学生为中心,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,采用适当的方法提升课堂效果,因此,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,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特点,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,在课堂上,肖老师,所提的问题,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,这是这种对学生的尊重,关注和顺应,才会将学生调动起来,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,有效的提问能唤醒学生内心表达的欲望,唤醒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,他的每个问题亲切而又感染力,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被关注,被欣赏,被期待。他对问题进行巧妙地点拨和引导,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,这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。

四、备问题

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维的发展,肖老师常常会通过一个个有梯度且开放性的问题,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,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。肖老师的课堂正是通过一个个精巧设计的问题来推动教学,由“浅浅”切入,逐渐走向“纵深”,对文本内容深入探究时,肖老师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教学方法和文本特征,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设计。

肖老师潜心钻研,精妙设计,立足学生语文素养的获得,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课堂,这些都源于老师的学识和智慧。肖老师心中有文本,眼中有学生,课堂有耐心,引导有匠心,不愧是我们语文界的楷模。






【打印正文】
上一篇: 裕安中学举行裕苗基金会爱心捐助仪式
下一篇: 素养与成绩齐飞 科技共教学一色——“国培计划”(2019)安徽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高端培养项目
友情链接 六安市裕安中学    六安市裕安小学